12月12日,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正是适合户外活动的好光景,党群工作部工会小组组织成员同游荔湾湖公园,贴近西关,感受“老广州”的别样风情。
荔湾湖公园旧址为拥有“小秦淮”美誉的荔枝湾,曾是广州城历史悠久的水乡名胜,早在明朝时期,“荔湾渔唱”便位列羊城八景之一。未建公园前,荔枝湾大部分地方为水田、鱼塘,沿荔枝湾河道可出珠江,乘画舫游河啖荔,即为广州人最喜爱的“荔枝湾游河”。1958年,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改善荔湾区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由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主持开工典礼,组织全区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将荔枝湾、泮塘一带坑坑洼洼的水田、鱼塘、烂地筑建成四个人工湖,通称“荔湾人工湖”,缓解了西关的水患。1960年,荔湾湖公园被正式命名,由前民盟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题写园名。
漫步公园,随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入眼皆是茵茵绿草、森森古榕,好一幅写意的岭南水乡图景。园中湖水清可见底,树木与建筑的倒影映入湖中,随水波荡漾,游鱼则在柔柔的水草间嬉戏。转到公园一角,偶然遇到一群上了年纪的民间艺术爱好者,弹着琴、唱着曲,旁若无人,极是自得其乐,为公园平添了许多生趣。荔枝湾大戏台上,依然活跃着热爱粤剧的新老艺人。作为游客的我们,就着台前的简易凳子,和榕荫下的老街坊一道,默默打着节拍,跟着摇头晃脑欣赏一番,也别有一番乐趣。阳光在树叶间穿行,向地面洒落点点光斑,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已不知身在何方。
荔枝湾涌紧邻公园,虽然乘画舫游河涌的项目暂被取消,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游兴。河涌一侧聚集着出售传统手工艺品和小吃的店铺,随意寻一间,坐下来吃块马蹄糕、饮杯马蹄爽,觉得幸福不外乎如是——阳光、美景、美食、朋友和一颗还能被感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