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商学院、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建“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

12月6日上午,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商学院、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建“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在我校第一教学楼贵宾厅顺利举行。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党委常委、副校长邹新月,人力资源处处长林莉,社会合作处处长吕瑛,科研处副处长王喜亚,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秘书长陈超,黄埔区政务和数据局局长王薇、副局长邓家望,广州商学院执行董事长郭小聪,党委书记唐明勇,副校长、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钟昌标,工会主席李慧丹参加签约仪式。广州商学院校长马蔚兰主持仪式。

郑贤操在致辞中介绍了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科建设的特色亮点与创新成果。他指出,此次共建“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研究中心”,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对推动数字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联合三方特色优势和发展需求,深化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模式,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两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成为校政共建的典型标杆,推动三方高质量共赢发展。

唐明勇代表学校董事会和党政领导,对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情况。他提到,当前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三方秉持共同愿景,汇聚各方优势资源,决心携手共建“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研究中心”,恰逢其时。唐明勇指出,未来,学校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将“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研究中心”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

陈超在致辞中介绍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效。他指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浪潮,创新数字政策供给,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全域数字化智慧城区,推动实体经济大区向数字经济强区加速迈进。陈超对广东财经大学专业的智库资源和广州商学院丰富的企业资源表示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他期待三方以本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数字经济领域的新趋势、新业态,共同谋划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经济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会上,邹新月副校长、钟昌标副校长、陈超秘书长分别代表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商学院、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了《共建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协议》,郑贤操书记、郭小聪执行董事长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随后,三方领导共同为“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研究中心”揭牌。

马蔚兰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广州商学院建校25周年,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值此重要节点,能够与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建“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研究中心”,对广商而言,既是一种鼓励与鞭策,也是一份信任与肯定。希望与会领导能够一如既往地给予更多关怀与支持,助力广商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更大成绩。

签约仪式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求真文化中心、数智展厅和图书馆等场所。

“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研究中心”由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商学院与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友好协商,合作共建,旨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助力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合作框架协议,研究中心未来发展的目标是打造为一个集深度学术研究、前瞻政策咨询、尖端技术创新及卓越人才培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该机构将集合各方优势资源,在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并积极引入高精尖专业人才,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联合培养,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为政府及企业提供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的政策建议、规划咨询和技术服务。

1.jpg

签约仪式现场

2.jpg

广州商学院校长马蔚兰主持仪式

3.jpg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致辞

4.jpg

广州商学院党委书记唐明勇致辞

5.jpg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秘书长陈超致辞

6.jpg

签约仪式

7.jpg

揭牌仪式

8.jpg9.jpg

参观校园

10.jpg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