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党建

基层党建

传承红色血脉,探访红色印记——管理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开展暑期红色研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生活实践,弘扬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足迹,管理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于八月开展暑期红色研学活动。

钟丽婷: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广州农讲所旧址,这座红墙黄瓦的古建筑仿佛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诉说着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漫步其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在此播撒革命火种的激情与坚定。

展厅内陈列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生动再现了农讲所学员学习军事、政治理论的场景。他们在此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最终成为骨干力量。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此次研学让我深刻体会到,农讲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更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缩影。它见证了共产党人如何扎根群众、发动群众,最终汇聚成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铭记这段历史,继承革命先辈的理想与信念,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农讲所的精神,必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谭淑桃:

暑假期间,我前往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翠峰岩风景区进行红色研学,深感这是一次思想与精神的双重洗礼。翠峰岩不仅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更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与崇高精神。

在研学过程中,我参观了革命历史遗迹,聆听了先烈们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斗争的故事。通过实地穿梭红军石洞,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深刻感受到革命事业的艰辛与伟大。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更加珍惜今日和平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

此次研学不仅让我对潮南地区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晓玲:

走进中山民众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公园和农耕基地,往昔与当下交织的画面在眼前徐徐铺展。入口处,那组雕塑群像定格的不仅是二十多位青年肩扛锄头的坚毅身姿,更是青年突击队紧跟党的号召,以热血奔赴使命的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忠诚与担当。

在泛黄照片与旧物陈列间,我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1955年,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在党的引领下,勇战滩涂、开垦荒地,以“宁愿筋骨断,不让荒滩烂”的誓言,把万亩荒滩变为粮仓。这背后,是对党的农业发展政策的坚定践行,是将个人命运与党和国家建设紧密相连的果敢抉择。他们用青春与汗水,生动地演绎了党旗下“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伫立在“青春誓言”纪念碑前,李桂芳等队员的事迹震撼人心。

离开公园时,回望这片土地,我深知传承并非简单复刻。新平乡从荒滩到繁荣的蜕变,正是党领导下奋斗成果的生动体现。如今,我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立志入党,更应将突击队精神融入血脉。在创新攻坚“卡脖子”难题、坚守筑牢民生底线的征程中,践行党的宗旨,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让镌刻在纪念碑上的精神,化作党旗下熠熠生辉的奋进力量,照亮我们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前行之路。

刘涛:

暑假期间,我走进家乡广东韶关南雄博物馆进行红色参观研学。展厅的文物让我真切感受到革命信仰的重量;张长莲烈士的狱中诀别书,字迹虽颤却落笔铿锵,“把反动派打倒,我死也甘心”的誓言,道尽革命者的宁死不屈;钟蛟蟠的侦察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曾挽救红军,尽显先辈的智慧与担当。这些文物不是冰冷的陈列,而是用生命镌刻的精神丰碑。

红军锅上的层层补丁,是游击战中苦中坚守的见证;“水口战役”实景里的弹孔与器械,让我读懂“以少胜多”的奇迹源于军民同心。原来今日和平并非偶然,是先烈以忠诚为笔、热血为墨,在绝境中书写的不朽篇章。

离开前临摹诀别书笔迹,我更懂传承之责。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将先辈精神化为动力,如修补铁锅般耐心攻克学习难题,像钟蛟蟠般保持钻研劲头。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前行,让文物中的信仰融入青春,用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李函珍:

在这个暑假,我有幸前往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参加红色研学活动。作为一名学生,这次研学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对强国强军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走进博览园,厚重的军事文化氛围扑面而来。陈列的坦克、战机、舰艇模型以及丰富的历史资料,生动再现了人民军队从艰苦岁月到现代化建设的辉煌历程。我驻足在一件件实物前,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尤其是了解到湛江作为南海战略要地的重要地位,我更体会到国防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这次研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富强与军队的强大密不可分。我们今天的和平环境,是一代代军人用忠诚和热血守护的成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未亲身经历战火,但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继承红色基因,将爱国情怀融入实际行动中。

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会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慧妍:

江门市规划展览馆记录着侨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奋斗足迹,更擘画着迈向未来的宏伟蓝图。红色基因的传承并非抽象的概念,它深深植根于一方水土的发展历程中,并与我们每个人的时代责任紧密相连。

江门规划展览馆采用“3+1”布局,通过裸眼“3D”全数字影院等技术生动展现了江门作为著名侨乡,其发展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历史画卷。无数侨胞心系桑梓、爱国报国的赤子情怀;一代代建设者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攻坚克难,其所展现的开拓精神与实干品格。从历史的厚重到规划的前瞻,我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城市发展的清晰脉络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逐步实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从侨乡先辈的爱国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实践成就中坚定信心,努力锤炼本领,将研学所得的感悟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讲好一个动人的侨乡故事,为这片热土的发展添砖加瓦,是对革命精神最好的传承与践行。

黄慧妍研学过程.jpg

研学现场

谭淑桃研学过程.jpg

研学现场